“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从古至今,“孝”的故事从不落幕,有关“孝”的经典名言也是屡见不鲜,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等等。当然,我们最熟知的莫过于儒家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最早出自《孟子·离娄上》。其原文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句话看似简单通俗,但其实有关这句话的解释,学术界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不孝有三”的“三”字,是虚数还是实数?“无后”到底是“没有子嗣”还是“没有尽到后辈本分”,直至今日都没有统一的答案。
因为孟子曾总结过“五不孝”,分别是: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看完孟子的“五不孝”,我们可以发现,《孟子》虽然提到了什么是不孝,但他总结得不是十分清晰,有些前后矛盾,他对“孝”的阐述,是不全面,不成体系的。
这种解释是说,天底下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在娶妻的时候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是没有尽做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多大的区别。
这是因为舜当时情况特殊,父母对舜有偏见,他多次被偏心的父母“谋杀”。如果舜的父母知道尧要将女儿嫁给舜,肯定不会同意。于是舜背着他们娶了尧的女儿,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此外,2020年,中国著名作家刘霖映心发表了一篇论文,又提出了“无后通假于无后,目无尊长”的新观点。但这一观点还未得到大众认可和完善,因此我们不做过多的讨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孟子虽提出了“不孝有三”的观点,但并未明确解释清楚“三不孝”是哪几种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会认为“不孝有三”是三种情况,“无后”是没有子嗣呢?
赵岐是东汉末年的一个经学家,一生最主要的成就就是注释了《孟子》,而关于今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主流的解释就是从赵岐这里流传下去的。
赵岐在注释《孟子》时,并非是完全将孟子的话作翻译注解,而是加入了不少自己的思想。
赵岐在注解《孟子》“不孝有三”这句话时,根据自己对儒家理论的研习与理解,自创了“三大不孝”:“於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可以看出,赵岐首先将“不孝有三”解释为了具体的三件事,还将“无后”解释为了没有后代。
赵岐的第一不孝是说:明知父母做错事,还曲意顺从、迎合他们,结果陷亲于不义,是不孝顺的表现。
匡章早年时候,父母不和,父亲失手将母亲打死,并将母亲的尸体埋在了马厩下。
等到匡章成为将军后,齐威王就劝匡章将母亲的尸体挖出来,重新选一片墓地埋葬。可匡章却拒绝了,他的理由是没有得到父亲的同意。
父亲没有说出同意迁坟的话就已经去世了,匡章认为擅自迁坟就是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是不孝。
后人认为匡章明知父亲杀死母亲,是错误的,还不告发,曲意迎合。表面上为了尽孝不愿为母亲迁坟,反而让父亲得到了一个不义的名声,这就是不孝的最典型表现。
第二不孝是说:一个人生在贫家,还留恋家庭的温暖,不肯到社会上去奋斗,这是很不孝顺的行为。
这点很好理解,身为子女,成年后要想体现孝,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打拼努力,给父母更好的生活。我们今天常讲的“啃老族”就是不孝的体现。
无后,主要是指没有儿子。古人最讲究宗族继承,每逢过节、婚丧嫁娶,都是由家族中的男人来主持。
古人认为,只有男子才能继承家族血脉,如果没有儿子,就会断了香火,家族就将面临“断子绝孙”的危险境地。
综上所述,若是我们谈论“不孝有三”是哪三种的话,从孟子的意思来看,这个“三”是个虚数,意为很多的意思。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孝”的定义也在慢慢改变,但人们对孝的追求从未停止。
今天,子女们只要力所能及做对父母有益的事,及时关心父母,履行为人子女孝养双亲的本分,让我们的父母老有所养,笑享夕阳,就是最大的孝顺。赵孟頫赵壹赵左赵佶赵执信赵树理赵友培自选集赵树理论创作昭昧詹言赵岐